我校举办《英魂忠骨伴我走边关---清明时节说英烈》讲座
慎终追远,绳其祖武。清明将至,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铭记历史,珍惜共和国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4月1日晚,我校在不孤湖大讲堂举办了《英魂忠骨伴我走边关---清明时节说英烈》讲座。讲座由我校副校长、历史学教授陈雄章主讲,吸引了全校500多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陈雄章教授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围绕中越边境战争中牺牲的英烈,阐述了何为民族英雄,何为国家脊梁,引发了在场师生们的深思。陈教授结合自身少年是在中越边境生活体会以及在课题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了广西境内十一个烈士陵园和在异国的烈士陵园情况,生动地讲述了烈士园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案例,让人身临其境,催人泪下。整场讲座,展现了战争给边境人带来的伤痛、贫穷与落后,分析了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分析了六十多年来中越边境从杀戮到和平,从国防前哨到当今的一带一路的巨型历史变迁与历史的重量,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感受到心灵的洗礼,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以及今天生活之美好。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青山有幸埋忠骨,而一个不宣传和崇拜自已民族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我校作为应用技术大学 ,在强调应用为先的同时也时刻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民族情怀和历史情怀,帮助每一位学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通讯社 文/练婷 编辑/朱子昕 梁敏琳)

讲座由我校副校长陈雄章教授主讲

讲座现场